杈叉キ闆滆珖 |
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稽查局發布通報稱,鄧倫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,通過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進行虛假申報,故依法對鄧倫追繳稅款、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,共計1.06億元。
1.06億是個什么數呢?不知道,咱也沒見過,那不如按照市場行情,直接來核算下怎么才能賺到這筆錢。
因為目前所學為農業經濟,就看看農業吧,核算邏輯很簡單,利潤=銷售收入-生產成本,評估需要達到目標的單價和數量,因為農產品是近似完全競爭市場,單價由市場決定,所以主要是核算產出多少農產品才能賺到1.06億。
下面開始。
一、農產品種植
①水稻。首先要搞清楚兩個問題,水稻市場價是多高?以及生產一斤水稻需要多高的成本?然后即可計算利潤。
市場價可以通過一些實時統計網站查詢,比如商務部就做了一個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;或者大型批發市場,比如北京新發地市場:
不過,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每年都會統計發布《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》,最新版(2021版)已經發布了,所以連上面這兩步計算都可省了。
【注】資料來源于《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》。
如上圖,2020年全國水稻平均利潤為:5.17元/50公斤。所以1.06億需要水稻:
Q=((1.06億÷5.17(元/50公斤))=102514.51萬公斤;
按照目前水稻的最高畝產1603.9公斤(由袁老團隊創下),那么這么多水稻需要土地:
S=102514.51(萬公斤)÷1603.9(公斤/畝)=63.92(萬畝)。
所以,按照全國農產品平均成本收益,要年賺1.06億純利潤,需要63.92萬畝水稻!
或許換種方法計算,看起來更容易讓人接受——不計算凈利潤,只計算收入。那么,就需要知道2020年水稻市場價格,同花順數據顯示,2020年全國大米批發價格最低2元/公斤,最高2.66元/公斤。就按最高價計吧,達到1.06億的毛收入也需要3.98萬噸。
Q=((1.06億÷2.66(元/公斤))=3984.96萬公斤=3.98萬噸。
②玉米。玉米的成本收益情況如下——
【注】資料來源于《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》。
如上圖,2020年全國玉米平均利潤為:10.49元/50公斤。所以1.06億需要玉米:
Q=((1.06億÷10.49(元/50公斤))=50524.31萬公斤;
2020年玉米最高畝產記錄為1663.25公斤,那么這么多玉米需要土地:
S=50524.31(萬公斤)÷1663.25(公斤/畝)=30.38(萬畝)。
所以,以全國平均而言,需要種植玉米30.38萬畝。另外,2020年玉米最高批發價為2.64元/公斤,僅以收入而論,1.06億毛收入需要銷售玉米4萬噸。
Q=((1.06億÷2.64(元/公斤))=4015.15萬公斤=4萬噸。
③小麥。小麥的成本收益如下,2020年的凈利潤為-1.88元/公斤,這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區由于極端氣候影響,產量下降。
【注】資料來源于《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》。
那就用2019年的利潤計算:
Q=((1.06億÷1.62(元/50公斤))=327160.49萬公斤;
2019年全國小麥畝產最高紀錄來自山東,為840.7公斤。那么這么多小麥需要土地:
S=327160.49(萬公斤)÷840.7(公斤/畝)=389.15(萬畝)。
所以,按照全國農產品平均成本收益,要年賺1.06億純利潤,至少需要小麥389.15萬畝!
同樣僅核算下收入,2019年小麥最高價為2646.8元/噸。按最高價計算,需要賣出小麥4萬噸。
Q=((1.06億÷2646.8(元/噸))=4萬噸。
④土豆。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,目前土豆批發價格在2-2.4元/公斤。
以2.4計算,則1.06億毛收入需要銷售土豆:
Q=((1.06億÷2.4(元/公斤))=4416.67萬公斤=4.4萬噸。
我們日常一頓吃兩個就夠了,最多半斤,讓我們不間斷地吃土豆,那么四萬噸夠吃24年。
⑤大豆。先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及成本收益核算——
【注】資料來源于《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》。
如上圖,統計數據顯示,歷年我國農民種植大豆都是負利潤,這也難怪我國大豆在國際市場毫無優勢,進口依賴度超過85%。
那么利潤核算就沒那么方便了,直接計算要獲得1.06億毛收入,需要多少大豆,2020年大豆最高價為242.97元/50公斤。
Q=((1.06億÷242.97(元/50公斤))=2182.34萬公斤=2.18萬噸。
所以,要獲得1.09億收入,至少需要銷售大豆2.18萬噸!
二、農產品養殖
養殖業以豬、牛、羊、魚為例。
①生豬。在《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匯編》中,自然也有生豬的數據,但總用這個法子未免無聊,換個思路——分析代表性企業的財報。
國內最大的養豬企業是牧原集團,查閱其近三年的財報數據如下:
【注】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。(生豬銷售利潤=歸母利潤×99%)
生豬是出了名的價格波動大,2020年由于周期波動+非洲豬瘟+環保監管,三因齊動之下,供給嚴重短缺,幾乎所有養豬公司都是賺錢的;但2021年產能恢復,走向豬周期下行期,幾乎所有公司都是虧的。
按照牧原2020年利潤來算,1.06億凈利潤需要銷售生豬:
Q=((1.06億÷1500.24(元/50公斤))=7.07萬頭。
一個人一頓飯吃豬肉最多200g,按照120斤/頭的標準計算,7.07萬頭夠吃29036年。
②肉牛/奶牛。牛的飼養成本包括飼料成本、水電成本、防疫成本、治療成本等,包括肉牛和奶牛。
先說肉牛,福成五豐 (600965)是國內肉牛養殖的龍頭企業,但是其業務比較多元,除了養殖還包括屠宰和食品加工,財報上也不披露單只肉牛利潤。
不過,據我的經驗了解,每頭牛從養殖到售出,凈利潤應在3000-6000元,大部分應該是如此,直接計算:
Q=((1.06億÷(3000~6000)(元/頭))=1.77~3.53萬頭。
再看奶牛,在飼養條件正常、產奶正常、沒有重大疫病的情況下,按一頭成年奶牛年產鮮奶5噸來計算——
(1)飼料成本3500元左右。包括:
青貯飼料6噸,按當地市場價100元/噸計算,需資金600元;
干草1噸,按200元/噸計算,需資金200元;
秸稈2噸,按50元/噸計算,需資金100元;
根塊類飼料1噸,按200元/噸計算,需資金200元;
精飼料2噸,按1200元/噸計算,需資金2400元。
(2)飼養成本1330元。
水電費:每頭牛每年按40元計算;
配種費:每頭牛每年按150元計算;
防疫費:每頭牛每年按40元計算;
治療費:每頭牛每年按300元計算。
人工費:家庭用工折價800元/頭。
奶牛自身折舊按1頭奶牛價值1萬元,使用期限5年,每年奶牛折舊為2000元。
(3)一頭奶牛創造的收入:
①生公犢時的年收入9200元/頭;
a、鮮奶收入:年產鮮奶5噸,按1800元/噸計算,收入9000元。
b、公犢牛收入:年產公犢牛出生價為200元。
②生母犢時的年收入13000元/頭。
a、鮮奶收入:年產鮮奶5噸,按1800元/噸計算,收入9000元。
b、母犢牛收入:4000元。
所以每頭奶牛每年的利潤為:0.5×(9200+13000)-1330-3500-2000=4270元。
那么,1.06億元需要養殖奶牛2.48萬頭。
Q=((1.06億÷4270(元/頭))=2.48萬頭。
③羊。以黑山羊肉為例,查看京東的網絡零售價,基本在60-70元/斤。
那么,1.06億需要銷售羊肉:
Q=((1.06億÷65(元/斤))=88.33萬公斤。
④魚。參考別人的養魚經驗——(原文鏈接)
【注】點擊圖片跳轉原文。
那么,1.06億利潤需要:3.96萬畝魚塘。
S=1.06(億元)÷53500(元/20畝)=3.96(萬畝)。
三、農產品加工
這里僅以大豆榨油、飼料加工為例做一下簡單核算。
①大豆榨油。進口大豆的出油率可以達到20%,壓榨完后的豆粕可以用于飼料。大豆壓榨利潤=豆油×20%+豆粕價×78.5%-大豆價-加工費150。
首先是豆油價格,數據顯示近日價格為11185元/噸。
然后是豆粕價格,數據顯示近日豆粕價格在4880-5000元/噸。
然后是進口大豆價格,目前大豆進口到岸完稅價在2-2.5元/斤左右。
那么,1.06億需要壓榨大豆:7.51萬噸。
Q=((1.06億÷(11185*0.2+5000*0.785-150-2.3*2000)(元/噸)))=7.51萬噸。
②飼料加工。飼料產業是一個數千億的大市場,又可分為豬飼料、蛋禽飼料、魚飼料、特種飼料等。
這里依然以典型企業為例,國內最大的飼料企業為新希望集團。查閱近三年的財報,數據如下:
【注】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。
也就是說,按新希望近三年平均利潤,1.06億的凈利,需要生產飼料:61.65萬噸。
Q=((1.06億÷171.93(元/噸))=61.65萬噸。
【注】如有錯誤,煩請留言告知;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,非常感謝!
![]() | |||||
|
|||||
|
杈叉キ闆滆珖更多 |